A:大致有分英國布料、日本跟台灣,英國和日本的最好、不過英國比較貴,台灣的比較便宜。
Q:製作西裝的時候需要用到那些工具?
A:角尺(畫直角)
布尺(量身體)
裁縫剪刀
直尺(量布)
熨斗……等等。
裁縫剪刀
各式各樣的尺
粉土
熨斗
從前的裁縫車
Q:從創業到現在遇到最艱難的挑戰是什麼?
A:困難很多,因為每個客人的尺寸幾乎都不同,需求也不一樣,都必須為客人的尺寸與喜好去製作,盡可能地製作出讓客人最滿意的西裝,滿足客人的需求和條件。而我主要是負責設計,設計完交給其他師傅製作。
Q:製作一套西裝所花費的時間有多長?
A:製作上衣大約10小時;如果有包括褲子其他的大概要一至二天。
Q:是否有打算收徒弟 ?
A:沒有,因為現在年輕人多數都無法吃苦,這個行業對他們來說很辛苦,且現在收徒弟還要付他們工資,他們既不會技術又不想吃苦,那幹嘛還收徒弟呢?
Q:製作西裝的價格需要多少錢?
A:要看布料,台灣的大概要一萬多塊錢,不過如果是英國的可能會到五、六萬。
店門口櫥窗擺設
組員 林詠瑄 心得感想:李師父國小畢業,十幾歲的年紀就開始學習做西裝,一直堅持走在訂製西服的這條路上,不斷精進,師傅的熱忱可想而知。而這樣永不熄滅的熱情和堅持到底的毅力,是我們非常需要學習的。
組員 陳又如 心得感想:這次的訪談讓我感覺到傳統男西裝設計與成衣的不同,這位師傅幫人量身訂作的細心,和對西裝設計的熱忱實在是令人敬佩不已。
組員 李沁紋 心得感想:這次訪談的是一位老師傅,從十幾歲就開始學習如何做西裝。其實各行各業要真正專精都不簡單,師傅可以在這麼久的時間一直堅持用傳統方法做西裝,很令人佩服,而且又是在這種甚麼都用機器代替手工的年代,傳統手工是很難得的,他的堅持和不放棄的精神都是我們該向他學習的。
組員 曾子恩 心得感想:這次作業採訪的李清彰師傅,因為從小喜歡漂亮衣服所以開始學做西裝,這是一個興趣也可以成為自己的工作的好典範,興趣並不是只是當興趣,而是變成自己的專業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比自己被逼得來的有趣,也更持久。這位老闆本身喜歡打扮的漂漂亮亮,所以也希望自己能夠為大家打扮,所以才會從事這個行業,我們也都是為了自己的興趣而努力,所以將自己的興趣變成專業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組員 吳宜璉 心得感想: 師傅從十幾歲開始做男裝,多年來努力不懈,著實讓人佩服,做設計也須要堅持原則、不輕易放棄的精神,期望設計人們未來都能做到這點。